“啊!小猫咪也太可爱了吧,好想rua!”
“这么可爱的女孩子,打一拳肯定会哭吧。”
“宝宝的脸蛋好软~”
“是小奶猫呀!好想咬一口啊!!!”
害害害,今天要来分析自己了,我为什么喜欢K8?或者说我们看到可爱的事物为什么会产生攻击心理?
分析之前,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成语“喜极而泣”和“气急败坏”。
人在开心时会本能地做鬼脸或者流泪,以调节汹涌而来的情感。
因为压倒性的情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是不可持续的,而且经常让人不舒服,所以大脑会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方式作出反应,以恢复平衡或让个体从浓烈的情感中抽离出来。
so,回到刚才的问题,当我们看到极致可爱的事物时,为什么会产生一种想疯狂“蹂躏”TA的冲动呢?
也称为“嬉戏侵犯”,指的是因为看见可爱事物而引发的表面上的攻击行为。
处于可爱侵犯状态下的人们有的会咬紧牙关、握紧拳头,或是想要扑上去咬一咬、捏一捏可爱的对象,但并不想对对方造成真正的伤害。
并且当可爱的事物处于危险当中的时候,我们通常会保护这些可爱的事物。
可爱侵犯其实是“二态表达”的一种。当人们被一种强烈的情感淹没时,就会出现“表里不一”的扭曲行为,即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并不相符。
面对爆表可爱的TA,大脑一时被冲昏了头,于是生出一些负面情绪或冲动来抵消,试图以此达到平衡,避免过度的情绪消耗。
为了防止被可爱淹没从而丧失能力,可爱侵犯可能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机制。
作为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,它诱发了一系列激素释放,也被证明和奖赏激励的脑活动相关。
恰恰相反,可爱侵犯会激起人们的保护欲,促使人们去照顾可爱的小baby或者小猫咪。
可爱侵犯感受越强烈的人,产生看护想法的冲动也就越强。
《汉语词典》的解释是:天真无邪、令人喜爱、心灵单纯、令人敬爱等;在英文中, “可爱”被解释为卡通、甜蜜、稚嫩等意思;日本学者四方田犬彦给“可爱”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:“指一种给人以小巧的、令人依恋的、亲密无害的, 从而使人解除防备与紧张感的感觉。”
可爱,既是事物的一种特性,也是人们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,属于一种社会心理现象。
婴儿的脸能使人放下戒备,提供关爱——即娃娃脸效应。
而符合可爱的特征则被称作“婴儿图式”可爱的特征包括了婴儿特征的体态或脸孔, 特别是小小的身躯, 并带有不成比例的大头、大眼、小鼻与酒窝,身体显得圆滚滚又柔软。
除此之外,例如婴儿的快乐笑声,一些特殊的气味,也能引起人们的怜爱。
一些婴儿的心理特质也被认作是可爱的范畴,如撒娇,天真,爱玩,脆弱,好奇心等等等。
简单来说,越是看起来圆滚滚且柔软的东西,人们越会觉着TA“很可爱”。
不仅成人会喜欢可爱的事物,连可爱的婴儿自己也会喜欢可爱的的事物。
有些人可能还会担心:那为什么我会有“蹂躏”冲动,我是变态吗?
可爱侵犯只是“积极情绪的双态表达”的例子之一,即在积极情绪出现后,同时伴随着积极和消极的情绪表达。
比如在获得offer后喜极而泣,或是在孩子出生时过于紧张以至于大笑等等。
就像一脚踩下油门后赶紧踩刹车一样,消极情绪的出现有助于人们控制自己肆意妄为的积极情绪,让我们更快从对可爱事物的积极情绪漩涡中走出来。
所以,如果下次出现想对伴侣揉搓啃啃的反应,不必惊慌,这只是证明你的伴侣太可爱了,让你几乎难以承受。
不过,有冲动可以,能不能真的上口上手,一定要问清楚伴侣的意见。
如果伴侣不乐意,不好意思,还是去旁边做做俯卧撑释放一下吧~